13.(17分)閱讀下面選文,完成問題。 阿婆,我心中的河
①小時候,家里很窮,阿媽靠種些農作物或是賣點血養活我和阿弟。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討厭吃醬油拌飯的日子,又還是不忍心看阿媽再瘦弱下去的緣故,有一天,我躡手躡腳地溜進了阿婆家,蹲在雞窩旁等母雞下蛋。沒過多久,那只母雞突然張開翅膀,從我頭上飛過,不停地“咯咯”叫,我見它得意揚揚地去外面報喜了,便麻利地將右手伸進雞窩,手指在觸碰到雞蛋的一剎那,熱乎乎的感覺瞬間讓我欣喜若狂,欲仙欲死。我還是頭一回看到母雞下蛋。回到家,我把那枚雞蛋交給阿媽,我騙阿媽,說是從山上撿來的。那天中午,我吃到了我最喜歡吃的韭菜炒蛋。 ②也許人嘗到了甜頭,就再也不想從糖缸里爬出來吧。之后,我隔三岔五地跑到阿婆家蹲點。一旦母雞從我頭上飛走,我下手就會超快。我從沒想過,自從我當了偷蛋賊后,我會吃到那么多好吃的蛋。青椒炒蛋、絲瓜炒蛋、西紅柿炒蛋……我興奮得找不著北,我發誓要成為職業偷蛋賊。 ③有很多時候,希望它就像吹氣球,你吹得越大,它就越快爆炸。就在我成為職業偷蛋賊的第一天,就被阿婆逮了個正著。我驚慌害怕,以為阿婆一定會拽著我的衣領,或是扯著我的胳膊,罵我是個沒爹養、沒娘教的野娃,然后帶我去見阿媽。可阿婆并不是我能杜撰出來的老村姑,她雙手小心翼翼地伸進雞窩,把母雞抱進懷里,撫摸著母雞的頭說:“傻孩子,別人偷你的孩子,你怎么不曉得反抗呢?你可真是傻到了家!孩子,要乖,以后得聽話!” ④我那時只有七歲,自然還不能理會阿婆所說的話的意思。阿婆還是沒再生我的氣,她用手繼續不斷地撫摸那只母雞的頭說:“孩子,要乖,以后得聽話。” ⑤我看見阿婆成了“瘋子”,拔腿就跑,我跑得比胡嬸家的狗還快。我對阿媽說,阿婆瘋了,阿媽不信,她說,阿婆剛剛來過我家,還給了她六枚雞蛋,說是要煮給我和阿弟吃,我倆在長身體。我死死地盯著桌子上的那六枚雞蛋,眼珠子變得出奇地麻木。不一會兒,雞蛋又好像滾到了我的心坎,冷冰冰的。“阿婆怎么就沒發瘋呢?”我多希望阿婆瘋了,這樣她就不會向阿媽告狀,說我是個賊。 ⑥不知道怎么回事,我全身開始抽搐起來,我再也不敢向前挪走一步了,阿媽就背靠著我做飯。如果我做錯事惹阿媽生氣了,阿媽就會用鍋鏟柄狠狠地掌我的手。“叫你不聽話!叫你做賊!” ⑦我真想一腳把桌子踹翻,“死矮子,你裝什么好人?還想用雞蛋賄賂我媽,讓我挨打。哼!下次我非把你家的雞全部給活活打死。”可就在我恨得咬牙切齒時,阿媽轉過頭,她拿著鍋鏟笑著說:“娃,這回你可真給媽長了臉,你奶奶說,你幫她抓了偷蛋賊,這些蛋都是犒賞你的。” ⑧我跟傻子似的看著阿媽,阿媽笑得簡直快合不攏嘴,這一切太出乎意料了。我看到阿婆用藍色的手絹裹著雞蛋,雞蛋仿佛又鉆進了我的體內,捂熱了我的血管,我的身體一下子變得暖烘烘的。那一次,我坐在桌子旁吃了兩大碗飯,還是吃了我最喜歡的韭菜炒蛋。 ⑨后來,阿婆會時常給我和阿弟送雞蛋,也會時常摸著我的腦袋說:“娃,聽話,做個好孩子。”吃了阿婆的雞蛋,聽著阿婆的話語,我渾身充滿了力量。 ⑩再后來,有一天,我看到阿媽坐在灶前不生火,哭得稀里嘩啦。我以為阿媽開始想阿爸了。可還沒等我摟緊阿媽的頭,阿媽就哽咽著說:“你奶奶死了,你張奶奶死了,這是她留給你的最后一枚雞蛋。”聽了阿媽的話,我癱坐在地上。 ⑪阿婆姓張,抗日時嫁到我們村里。她和阿公結婚不到一年,阿公就被鬼子害死了。從此阿婆終身守寡,一個人守著一幢土坯房子。阿婆每年都會養幾只雞,她靠拾破爛和賣雞蛋養活自己。可我七歲以后,阿婆就再也沒賣過任何一枚雞蛋,她的雞蛋都給了我。她說,一斤肉養人一天,一斤魚養人三天,一個蛋養人七天。我吃了她無數個蛋,那么,我這輩子都不可能缺營養了。 ⑫阿婆出殯后的第二天,我要上小學五年級了。看著阿婆送我的最后一枚雞蛋,耳畔又回響起阿婆的話語,“娃,要聽話,做個好孩子!”我飛快地跑到屋后的河邊,我曾記得阿婆說過,河是博愛的。比如,有天你偷走了河里的珍珠,但河并不會怪你,她反而會在你干癟的日子里給你帶去一場場甘霖。阿婆,您心中有愛!您不就是那條河嗎?我將阿婆給我的最后一枚雞蛋扔進了河里。暗暗地對自己說,我也要做一條像您一樣的河。后來我成了一名醫生,也成了一名作家,我想用河的精神去報答這世上每一個需要愛的人。 (摘自2021年1~6期合訂本《意林》,原文有刪改)(1)仔細閱讀全文,在字母處依次填上恰當的內容。
概括內容 |
“我”偷蛋成功 |
B.
|
阿婆給“我”送蛋 |
D.
|
情感變化 |
A.
|
驚慌害怕 |
C.
|
傳遞博愛 |
(2)選文第⑪段有什么作用? (3)結合語境,如何理解第⑤段中“雞蛋又好像滾到了我的心坎,冷冰冰的”和第⑧段中“我的身體一下子變得暖烘烘的”? (4)從人物描寫角度賞析第③段畫線的句子。 她雙手小心翼翼地伸進雞窩,把母雞抱進懷里,撫摸著母雞的頭說:“傻孩子,別人偷你的孩子,你怎么不曉得反抗呢?你可真是傻到了家!孩子,要乖,以后得聽話!” (5)文章的標題“阿婆,我心中的河”,如果換成“阿婆”,是否可以?說說你的理由。
【分析】本文寫“我”到阿婆家偷雞蛋成功后,隔三岔五地跑到阿婆家蹲點,發誓要成為職業偷蛋賊。被阿婆逮住后,“我”驚慌害怕。阿婆給“我”送雞蛋,“我”驚呆、感動。阿婆一直堅持把雞蛋送給“我”,阿婆去世后,“我”認識到阿婆具有像河水一樣的博愛精神。于是,“我”決心要像阿婆一樣用博愛精神去報答這世上每一個需要愛的人。
【解答】(1)本題考查梳理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。A空,“‘我’偷蛋成功”對應第①②段,由“手指在觸碰到雞蛋的一剎那,熱乎乎的感覺瞬間讓我欣喜若狂,欲仙欲死”可得出答案:欣喜若狂。B空,由“就在我成為職業偷蛋賊的第一天,就被阿婆逮了個正著。我驚慌害怕”可得出答案:被阿婆逮住。C空,“阿婆給‘我’送蛋”對應第⑤至⑧段,由“我死死地盯著桌子上的那六枚雞蛋,眼珠子變得出奇地麻木”“雞蛋仿佛又鉆進了我的體內,焐熱了我的血管,我的身體一下子變得暖烘烘的”等語句可得出答案:驚呆、感動。D空,由文章最后三段可得出答案:“我”懷念阿婆。 (2)本題考查段落的作用。此類題可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分析。這一段插敘了阿婆的人生經歷,“從此阿婆終身守寡,一個人守著一幢土坯房子”“她靠拾破爛和賣雞蛋養活自己。可我七歲以后,阿婆就再也沒賣過任何一枚雞蛋,她的雞蛋都給了我”寫阿婆雖然命運坎坷,生活貧困,卻把雞蛋都給了“我”增加營養,從而突出了阿婆的博愛精神,流露出“我”對阿婆的感激、懷念之情。結構方面,插敘往往有避免平鋪直敘,使文章曲折生姿的作用。 (3)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能力。結合“她說,阿婆剛剛來過我家,還給了她六枚雞蛋,說是要煮給我和阿弟吃,我倆在長身體。我死死地盯著桌子上的那六枚雞蛋,眼珠子變得出奇地麻木”“我多希望阿婆瘋了,這樣她就不會向阿媽告狀,說我是個賊”等語句體會人物心理,阿婆給“我”送雞蛋,這使“我”意外、驚呆。“我”既有認識到自己錯誤后的內心慚愧,又有對阿婆借此告發“我”的擔心,因而“冷冰冰的”。結合“你奶奶說,你幫她抓了偷蛋賊,這些蛋都是犒賞你的”“我看到阿婆用藍色的手絹裹著雞蛋,雞蛋仿佛又鉆進了我的體內,焐熱了我的血管”等語句可知,阿婆不僅沒有告發“我”,還送雞蛋讓“我”補充營養,這使“我”感受到阿婆的寬容、博愛,決心做個好孩子,感動使“我”“暖烘烘的”。 (4)本題考查語句賞析能力。此題要求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著手,“她雙手小心翼翼地伸進雞窩,把母雞抱進懷里,撫摸著母雞的頭”是動作描寫,“傻孩子,別人偷你的孩子,你怎么不曉得反抗呢?你可真是傻到了家!孩子,要乖,以后得聽話”是語言描寫。這一句表面寫阿婆安撫母雞,實際是借給母雞說的“孩子,要乖,以后得聽話”教育“我”要做好孩子,不能做偷盜的事。 (5)本題考查對標題的賞析。此題答案雖具有開放性,但宜持原文標題更好的觀點。可從內容和結構等方面闡述理由,“阿婆,我心中的河”在內容上表達了對阿婆的感激、贊美之情,升華文章主旨,給讀者更深刻的印象。并且以河比喻阿婆的博愛精神,生動形象地點明了文章主旨。結構上,標題與文章結尾“阿婆,您心中有愛!您不就是那條河嗎”形成照應,使文章結構完整、嚴謹。而“阿婆”這個標題僅指明了文章的寫作對象,平淡無奇,不具吸引力。 答案: (1)A.欣喜若狂 B.被阿婆逮住 C.驚呆、感動 D.“我”懷念阿婆 (2)內容上,這一段運用插敘補充了阿婆的人生經歷,突出了阿婆的博愛精神,表達了“我”對阿婆的感激、懷念之情;結構上,避免平鋪直敘,使文章曲折生姿。 (3)阿婆送來雞蛋,“我”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心有愧疚,又擔心阿婆向母親告發“我”,因此“冷冰冰的”。可事實是阿婆不僅沒有告發“我”,還送雞蛋讓“我”增加營養,這使“我”感受到阿婆的寬容、博愛,感動使“我”“暖烘烘的”。 (4)這一句運用動作、語言描寫,生動地寫出阿婆安撫母雞的情景,實際上寫出阿婆借此教育“我”要做好孩子,不能偷盜,從而表現了阿婆博愛、善于教育的特點。 (5)不能換。理由:內容上,“阿婆,我心中的河”將阿婆和她的博愛精神比作河,表達了對阿婆的感激、贊美之情,生動形象地點明并升華文章主旨。并且原文標題新穎,能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。結構上,標題與文章末尾形成照應,使文章結構完整、嚴謹。而“阿婆”只指出了文章的寫作對象,平淡無奇,不能吸引讀者。
【點評】分析某一句話(一段話)在文章中的作用,一般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進行分析。 1、結構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體位置。 句子(段落)在開頭的作用:(1)開篇點題;(2)設置懸念,引起下文;(3)總領全文。 句子(段落)在文章中間的作用:(1)埋伏筆;(2)承上啟下;(3)照應上文;(4)為下文作鋪墊。 句子(段落)在結尾的作用:(1)總結全文;(2)照應題目或開頭,使文章結構嚴謹。 2、句子(段落)在內容上的作用,要緊密聯系文章中心分析,看表達了怎樣的情感,表現出了人物怎樣的精神品質或性格特征。 結尾的抒情議論句還起到點明中心、深化主旨的作用。一般分析句子(段落)的作用,要把結構和內容上的作用綜合起來分析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