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查看博客訪問,發現很多人關注“初中生閱讀”方面的咨訊,這讓我想起曾經在一篇博文這樣寫道:
目前,我國青少年讀書的基本情況是這樣:低幼孩子更喜歡動漫、繪本類童話圖書,中年級學生偏向于科普、小說類圖書,高年級學生對自身生活緊密聯系的作品更感興趣。作為中年級段的初中生,正值青春叛逆期,異性交往等問題會一一呈現出來,那么,建立一個良好的“自我概念”是這一時期的關鍵。進入初二和初三,又是進行情感教育、理想教育最好的時機。那么,小說、人物傳記、科普讀物是這一時期的最好讀本,當然,適當加入一些哲學類的讀本,加強對人生、生命、自然、宇宙的思考和探索就更好。比如說小說類的,我們不一定要選擇官方規定的“初中生課外40部讀物”(理由容后再述),時代在變,學生的心理、認知、喜好、視野也在變,我們可以從《亞洲周刊》編輯部聯合評選出的“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”名單中去選擇,如蕭紅的《呼蘭河傳》、巴金的《寒夜》、林語堂的《京華煙云》、古華的《芙蓉鎮》、阿城的《棋王》、余華的《活著》、徐速的《星星•月亮•太陽》、鐘肇政的《臺灣三部曲》、於梨華《又見棕櫚,又見棕櫚》等(注意:這些作品很多都拍成了電影,可配合著看),這些文質兼美的華文經典,情感豐沛,讓我們體驗不一樣的人生,感動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讀者。人物傳記也不一定非要讀《名人傳》不可,《魯迅傳》、《毛澤東傳》、《朱自清傳》、《聞一多傳》、《愛因斯坦傳》、《華盛頓傳》均可。像廣東的孩子,可以讀《韓愈傳》、《海瑞傳》、《孫中山傳》等。初中生熱愛科普,可以讀喬治·伽莫夫的《從一到無窮大》、珍妮·古爾多的《黑猩猩在召喚》、劉易斯·托馬斯的《細胞生命的禮贊》、愛德華·歐·威爾遜的《生命的多樣性》、理查德·道金斯的《自私的基因》、馬丁·加德納的《啊哈!靈機一動》、詹姆斯·格萊克的《混沌:開創新科學》、比爾·布萊森的《萬物簡史》和尼葛洛龐帝的《數字化生存》。(這里還真得呼喚一下中國的科普名著了!)至于說哲學類讀本,可以讀讀周國平的《人文講演錄》、蒙田的《蒙田隨筆》、培根的《培根隨筆》、帕斯卡爾的《思想錄》等。請記住作家王蒙說的話:“讀書要趁早,要超前讀書,多讀經典。”
下面,把我們整理的有關科普讀物的相關信息做一個鏈接。建議:小學高年級可以閱讀《可怕的科學》系列叢書,進入初中,可以開始閱讀下面推薦的十本世界著名的科普讀物。當然,僅僅有科學方面的知識或素養是遠遠不夠的,我們將陸續推出有關“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十本經典文學讀物”系列,敬請關注,多提意見或建議。
強力推薦:《可怕的科學》叢書(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)
推薦: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十本經典科普讀物1
《從一到無窮大》 作者:喬治·伽莫夫 譯者:暴永寧 出版社:科學出版社
推薦: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十本經典科普讀物2
《啊哈,靈機一動》作者:馬丁·伽德納 譯者:李建臣 劉正新 出版社:科學出版社
推薦: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十本經典科普讀物3
《萬物簡史》 作者:比爾·布萊森 譯者:嚴維明 陳邕 出版社:接力出版社
推薦: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十本經典科普讀物4
《生命的多樣性》 作者:愛德華·歐·威爾遜 譯者:王芷 唐佳青 王周 楊培龍 校對:劉堤地 出版社: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
推薦: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十本經典科普讀物5
《黑猩猩在召喚》作者: 珍妮·古爾多 譯者:劉厚一 張鋒 出版社: 科學出版社
推薦: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十本經典科普讀物6
《數字化生存》 作者:尼葛洛龐帝 譯者:胡泳 范海燕 出版社:海南出版社
推薦: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十本經典科普讀物7
《細胞生命的禮贊》作者:劉易斯·托馬斯 譯者:李紹明 出版社: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
推薦: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十本經典科普讀物8
《自私的基因》作者:理查德·道金斯 譯者: 盧允中 張岱云 出版社:吉林人民出版社
推薦: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十本經典科普讀物9
《混沌:開創新科學》作者:詹姆斯·格萊克 譯者: 張淑譽 出版社:高等教育出版社
推薦:適合初中生閱讀的十本經典科普讀物10
《科學的旅程(插圖版)》作者:(美)雷·斯潘要貝格,黛安娜·莫澤 譯:郭奕玲,陳蓉霞,沈慧君 校:陳蓉霞 出版社:北京大學出版社
|